夜雨丨钱犁:玉和巷畅想
玉和巷畅想
(资料图)
文/钱犁
在长江沿线,万州老城的街巷是出了名的。当靓丽可人的姑娘脚蹬高跟鞋,走在锃亮发光的青石板路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似在叩问这座老城的历史过往;而年轻壮实的后生从街头到巷尾一路走来,或提篮小卖,一边哼着轻闲小调,一边用双脚丈量一回巷子的幽深,虽然大汗淋漓,却又是那样地惬意和舒坦。
可是,这座古老的旧城自然有着它先天之不足。街道狭窄,坡度悬殊,人车分流难度大,一条巷子常常是上接太白岩,下连长江边,市民经受肩挑背扛之苦。但从另一角度讲,这些街巷对于追溯历史旧貌、挖掘城市文脉、延伸人气商气,又是那样地顺其自然,可遇而不可求。位于万州老城上中段的玉和巷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去处。
玉和巷昔称“玉和祥”,解放前,曾是一家著名的商号。当年也是一方熙来攘往、摩肩接踵的繁华之地。今年仲夏时节,经一番悉心打造,这里如今已是“巴人文化产业园”,成为当地古今融合、古为今用的一个经典之作。
虽是细雨濛濛天气,行走其间,顿感一阵新风扑面而来。小巷两旁飘逸出“万州杂酱面”“小笼包子”等早餐美食的扑鼻香气,吸引着三三两两的人们来此大快朵颐;人们呼朋唤友、扶老携幼走进“巴人味道”展厅,或买一罐“洞藏老酒”,或捎几样当地特产“紫水豆干”“鱼泉榨菜”“土家菜包豆腐乳”,或选几件手工制作的草帽、木梳、折扇、笔筒,或提一篮土制挂面、高山大米、农家土蛋,各得其所,满载而归。在“巴人非遗”偌大几个展厅内,陈列着当地一位根雕艺术大师集天地山水之灵气制造而成的“三峡根雕”产品,看上去如奔狮,似卧虎,若雄鹰,像异兽,形形色色,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民间技艺让人惊叹不已。位于二楼的“巴人古玩”店更是让人目不暇接,连声称奇。这里展销的名人字画、文房四宝、钱币邮票、红木家具可说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自今年5月底开街以来,每天都有成百上千“淘宝者”来此各取所需,成为玉和巷最为惹眼的一处卖点。
更为神奇的,还是巷内一处“巴人泥塑”。无论何人,只要你往泥塑者前一站,他便依照你的神态、长相捏拿出一件与你一模一样的泥塑来。再拿到土窑中精心烧制,过几天,一件让你称心如意的泥塑烧制品便可送达或邮寄到你的手上。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既可存真,亦可留史,不可多得。这就不竟使人想起这样几句诗:把一团泥,捏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俩一起打破,用水调和,再捏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从玉和巷出来,放眼江岸,一览平湖,不觉已是薄暮时分。在江边专挑一僻静处独坐静思,上眺天子城,神秘莫测;回望玉和巷,人流如潮;静听平湖潮,如醉如痴。在徐徐江风里,在寥寥星空下,由山到水,由此及彼,由近而远,总感到这美美的、深深的玉和巷从整体感官上似乎还少了点儿什么。经过前思后想,左顾右盼,便派生出这样一幕玉和巷畅想来——
需要一座风雨廊桥。这座桥应接自玉和巷,横跨天仙湖,连接北山口,日里遮风挡雨,供游人近距离亲山亲水亲平湖;夜晚良多情趣,相伴品酒品茶品人生;桥间是络绎不绝的人行道,两边是琳琅满目的字画廊、古玩店;抬头望星空夜月,俯首思平湖遗梦,侧耳听浣女放歌;桥面可设地方特色产品销售橱窗,讨价还钱声中彰显三峡人商品意识与价值理念。
打造一方观景平台。万州城两岸的夜景璀璨迷人,美轮美奂,但也美中有憾,需要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给万州赏景,尤其是为观赏夜景打造一方观景平台。这方平台应充分满足中外游人来到万州,上可观蔚蓝天际明月星辰,下可赏高峡平湖碧波万顷,远可眺望座座长江大桥飞架南北的万千雄姿,近可感受南北滨江两岸的长梦温馨……
期待着这样的畅想能早日实现。
(作者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
版面欣赏
编辑:朱阳夏
责编:陈泰湧
审核:冯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