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打胜仗的硬功从何而来
付晓辉 陶李 迟博
(相关资料图)
在东北黑龙江、吉林等省份的抗洪抢险救灾战斗中,北部战区陆军任务部队6000多名官兵不畏艰险、冲锋在前,持续奋战在抗洪救灾一线。截至8月17日,该战区陆军任务部队搜救转移群众3800余人、救治530人、抢筑堤坝10.3公里、防疫洗消238.4万平方米,任务部队在抢险救援一线谱写了一曲能攻善战的英雄壮歌。
8月16日,北部战区陆军某旅组织官兵赴黑龙江省五常市冲河镇帮助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图为官兵正在进行消杀防疫作业。常桂苹/摄
未雨绸缪打好主动仗
7月底,台风“杜苏芮”逐渐北移,北部战区陆军座座营盘随即吹响备汛“冲锋号”。
“防汛容不得大意,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据战区陆军领导介绍,他们组织现地勘察、修订应急预案,盘点部队抢险救灾能力底数,预置预储救生衣、铁锹、编织袋等防汛物资15.7万件,组织展开工程机械、冲锋舟等4类救援装备维护保养,指导部队开展无人机侦察、直升机搜救、克服管涌、封堵决口等课题的强化训练,确保闻令而动。
第78集团军修订完善抢险救灾方案预案,紧急调整补充10余类数千件抗洪抢险救灾器材,开展以核心军事能力强化训练带动非战争军事行动演练,确保部队全时待战、随时能战。
某合成旅驻地水系发达、水库众多,他们主动与地方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等部门对接,制定抗洪抢险方案,聚焦“随时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落实人员编组、器材补充、拉动演练,特别是针对夜间抗洪抢险作业,他们编组3人战斗小组,确保作业安全。
某陆航旅区分3个方向部署6个机组,装载软梯、吊索、救生衣等器材,并积极与地方救援力量展开汛情勘察、搜索营救、物资投送等协同演练,做好出动准备。
“抗洪一线是战场也是考场!”8月3日,黑龙江省尚志市蚂蚁河水位暴涨,部分河段出现漫堤险情。某合成旅200名官兵奉命深夜出征,奋战17小时,以“上车就出发、下车即战斗”的充分准备打赢了“第一仗”。
8月9日,北部战区陆军某旅官兵在吉林省舒兰市七里乡使用无人机搜救被困群众。 路海波/摄
军地一体打好联合仗
8月14日,拉林河弓棚子镇段防护堤封堵决口的战斗仍在继续。随着决口逐渐变小,水量越来越大、水流越来越急,封堵越来越困难。关键时刻,一台专用钢板打桩机被调拨来。
随着一块块长12米、1吨重的U型钢“插”入坝底,封堵顺利推进。与此同时,地方应急管理部门紧急调拨的吊车、挖掘机、传送带等10余部大型机械装备也“现身”堤坝,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抗洪抢险救灾是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军地携手、一体联动。”据该战区陆军主要领导介绍,战区陆军抗洪抢险前进指挥组与黑龙江省、吉林省气象水文部门、应急管理部门建立每日形势研判、汛情险情会商、信息技术共享等机制,吉林省还为任务部队补充救生衣、应急灯、漂浮式救援绳等2万余件物资。
8月4日21时40分,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鲁雅河碾子山段防洪堤坝多处管涌。危急时刻,军地密切协同,气象水文部门通过“智慧平台”及时搜集传输数据信息,水务部门支援夜视红外无人机精准锁定管涌位置,民兵专业分队架起多个高空可移动“探照灯”,某合成旅官兵刚抵达就直接展开作业。4小时后,官兵们成功处置险情。
因上游持续降水和水库泄洪,8月5日起,吉林省拉林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沿岸舒兰市受到大范围影响。地方民兵分队采用高聚酯鱼鳍式防护屏,在2000延长米堤坝上加筑高50厘米的防水抗浪墙,有效减轻了正在舒兰市开原镇进行抢险任务的某合成旅官兵的压力。
抢修道桥、巡堤固坝、立体救援……一次次军地联手,不仅打出了军民齐心攻坚克难的士气,更打出了联合出击的锐气。
8月16日,北部战区陆军某旅组织官兵在吉林省榆树市拉林河青山段进行堤坝加固作业。郑人恺/摄
精准精确打好攻坚仗
“我们是解放军,我们来救您!”8月10日,某特战旅官兵在黑龙江省宁安市高丽房沟使用无人机侦察时发现4名被困村民,官兵采用空中侦察、地面搜索、水上转移的立体救援方式,成功将4人救出。一位90多岁的老人拉着抗洪官兵的手说:“感谢孩子们,是你们救了我的命!”
抗洪一线,任务部队先后起飞20余架次直升机开展搜救飞行、百余次利用无人机实施精准救援,空地一体联动,实现快速发现、快速搜救、快速救治、快速转移。
管涌、决堤、溃坝,同样是难啃的“硬骨头”。封堵拉林河下游防洪堤坝百米决口时,某合成旅在无人机、水下机器人助力下,根据水量、流速三次调整方案,先是采取逐段稳固再推填封堵,而后采取两侧进占法同步推进,紧接着又摸索出钢板桩定位装填法,让参与的地方专业施工人员都连连称赞。
从尚志到呼兰,从拉林河到牡丹江,该战区陆军任务部队官兵一路架桥修路挺进灾区搜救转移群众,迎着洪水急流抢筑堤坝封堵决口,摸索推广“构设钢木混合坝封堵决口”“分层加膜筑堤防管涌”等20余个抗洪抢险新“打法”,成为他们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必杀技”。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